昭通日报社党员同志还参观了罗炳辉将军档案史料馆,通过对馆内投身行伍、转战苏区、万里长征、驰骋江淮、为国捐躯等板块的学习,重温了罗炳辉将军一生南征北战,效命疆场,马革裹尸的事迹,并对他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的突出贡献感到由衷感叹。
已组织开展核桃栽种、嫁接培训300余人次,动员4人参加电焊工培训,收到150余份收入证明,22名贫困对象被聘用到公益岗位,宣传动员申请小额贷款,已有38户贷款190万元发展种植、养殖业。由中共昭通市委市直机关工委主办的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暨建党98周年,‘党建攻坚·致胜脱贫正式开栏,每周一期,周二推出,敬请关注。
引进云南网安平台爱心企业到迤西卡村完小考察,向学校捐赠了投影仪、电脑、打印机、摄像头和学习用品。分管领导也经常关心、过问和指导扶贫工作,划拨驻村扶贫工作队办公经费1万元,保障正常开展帮扶工作。非四类对象中:无力修建5户,已严格按程序开展三评四定获批准修建,4户主体工程已完工,一户即将打板。派出办公室主任担任驻村扶贫第一书记、工作队长,扎实抓好脱贫攻坚工作。其中规划花椒、核桃提质增效4000余亩。
2018年6月,两户农户先后遭受火灾和洪灾,工委主要领导及时给他们送去大米和食用油。黄智勇亲自到村讲廉政党课献给党的97周年华诞,工委全体党员干部、迤西卡村两委成员、村党支部在家党员和所有村民小组长共40余人到场聆听。除此之外,博爱家园项目还支持群众探索黄牛养殖。
本期将全市部分博爱家园项目实施 点的建设情况及造血干细胞捐赠者进行报道,以 飨读者(来源丨昭通日报6月26日 2版3版 责编:毛利涛)。(昭通日报全媒体记者 莫娟)2018年12月,医院确认姜亚梅与一名患白血病儿童的造血干细胞配型成功。而让她感动的还有男朋友、同事、好朋友的大力支持以及一些志愿者和陌生人赶来陪伴和探望。
很多志愿者都等不来捐赠机会,这是很难得的缘分,也是我的幸运。姜亚梅在校献血时就登记成为了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梦想成为几十万分之一配对成功率中的一员去挽救血液病患者。
父母担心对她的身体以后有影响,打电话问她具体情况。有着医学背景的她深知配对不易,也更能体会患者家属的心情,当工作人员问她是否愿意捐献时,她毫不犹豫地答应:愿意。姜亚梅说:能挽救一个孩子的生命,挽回一个家庭的幸福,这是我人生中最有意义的一件事。编者按:鲁甸县6.5级地震发生后,中国红十字 总会,省、市、县红十字会传承人道、博爱、奉献的 红十字会精神,向全市受灾的各县(市、区)施以援 手,注入大量博爱家园项目资金,以硬件+生计+ 发展+培训的方式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及产业发展, 在磅礴乌蒙大地上唱响了建设美好家园、助力脱贫 攻坚的赞歌。
姜亚梅对他们说:我也是在医疗系统这个行业工作,捐献造血干细胞不会影响身体健康,我们设身处地为他人想一想,患者一家人在焦急中等一个可救他的人去挽救他,而且是在几十万志愿者中才找到的,我们不能袖手旁观。第一天抽取造血干细胞姜亚梅还能忍受,到了第二天,身体本就单薄的她对疼痛的耐受力达到了极限,想着患病的小朋友马上就能看到生的希望,她咬牙坚持着。男朋友王强说:她这样的举动很伟大,我很欣赏她,生活中她不仅贴心能干,做事也认真负责。经过高分辨配型和身体检查,姜亚梅完全符合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条件,在好朋友的陪同下姜亚梅来到了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为捐赠造血干细胞作最后冲刺,姜亚梅要连续打五天的动员剂,让身体中的造血干细胞分离到外周血中,并分化出更多的造血干细胞。
2019年3月19日,她成功捐献了自己的造血干细胞。2018年12月,姜亚梅接到了中国造血干细胞库云南分库的通知,她的血样与一名儿童白血病患者配对成功。
同时,她也成为了云南省第186例、昭通市第8例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姜亚梅先后两次采集造血干细胞混悬液共330毫升,成功挽救了一名白血病患儿。
造血干细胞和人体器官捐献是一项善行壮举、挽救人生命的事业,捐献的是生命的礼物。有亲戚朋友看到姜亚梅捐赠的报道后告知其父母,才知道她捐赠造血干细胞的事情。3月18日,开始抽取造血干细胞,两根4厘米长的软针头刺入她的左右手臂,一滴滴焕发生机的造血干细胞经过不同的震动频率,离开了姜亚梅的身体,流到血浆袋。让姜亚梅开心的是,远方的小朋友也将迎来新生。大家纷纷为她的勇气和大爱点赞。当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资料库云南分库主任看望小姜并给她颁发荣誉证书时,姜亚梅很感动。
为了不让父母担心,从小就体弱多病的她,没有把捐赠的事情告诉父母。经过一番医学常识解释,姜亚梅的父母才放心,得了父母的理解和支持,看着女儿健健康康,父母既骄傲又欣慰。
从此,一个和她没见过面的小朋友身体里因流淌着她的血液而获得新生。2014年,姜亚梅考上了楚雄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在学习中,她了解到造血干细胞能救治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重症免疫缺陷病、急性放射病、地中海贫血等血液患者。
1995年出生于威信县扎西镇大山村的姜亚梅,现在是云南迪安医学检验所的一名普通员工。本期将全市部分博爱家园项目实施 点的建设情况及造血干细胞捐赠者进行报道,以 飨读者。
姜亚梅说:想不到自己的这一举动,多年后会挽救一个小朋友的生命,希望我的行动能够带动更多的人,让全社会携起手来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用爱传递生命的希望。捐赠结束后,姜亚梅的手一直处于麻木状态,她不停地搓揉和甩动,过了很长时间才慢慢恢复正常。她说:捐献成功后,患者还要经过半年的观察,9月份我再打电话问问孩子的情况,希望小朋友能鼓足勇气,健康快乐地成长。造血干细胞的匹配几率十分低,非亲属的匹配率仅十万分之一,造血干细胞能配型成功,真的像中了彩票一样
而让她感动的还有男朋友、同事、好朋友的大力支持以及一些志愿者和陌生人赶来陪伴和探望。第一天抽取造血干细胞姜亚梅还能忍受,到了第二天,身体本就单薄的她对疼痛的耐受力达到了极限,想着患病的小朋友马上就能看到生的希望,她咬牙坚持着。
造血干细胞和人体器官捐献是一项善行壮举、挽救人生命的事业,捐献的是生命的礼物。当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资料库云南分库主任看望小姜并给她颁发荣誉证书时,姜亚梅很感动。
造血干细胞的匹配几率十分低,非亲属的匹配率仅十万分之一,造血干细胞能配型成功,真的像中了彩票一样。很多志愿者都等不来捐赠机会,这是很难得的缘分,也是我的幸运。
男朋友王强说:她这样的举动很伟大,我很欣赏她,生活中她不仅贴心能干,做事也认真负责。姜亚梅先后两次采集造血干细胞混悬液共330毫升,成功挽救了一名白血病患儿。3月18日,开始抽取造血干细胞,两根4厘米长的软针头刺入她的左右手臂,一滴滴焕发生机的造血干细胞经过不同的震动频率,离开了姜亚梅的身体,流到血浆袋。经过一番医学常识解释,姜亚梅的父母才放心,得了父母的理解和支持,看着女儿健健康康,父母既骄傲又欣慰。
父母担心对她的身体以后有影响,打电话问她具体情况。本期将全市部分博爱家园项目实施 点的建设情况及造血干细胞捐赠者进行报道,以 飨读者。
(昭通日报全媒体记者 莫娟)2018年12月,医院确认姜亚梅与一名患白血病儿童的造血干细胞配型成功。捐赠结束后,姜亚梅的手一直处于麻木状态,她不停地搓揉和甩动,过了很长时间才慢慢恢复正常。
有亲戚朋友看到姜亚梅捐赠的报道后告知其父母,才知道她捐赠造血干细胞的事情。2014年,姜亚梅考上了楚雄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在学习中,她了解到造血干细胞能救治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重症免疫缺陷病、急性放射病、地中海贫血等血液患者。
发布评论